草根代笔书法家怎么样?
在井陉西南部的深山里,蜿蜿蜒蜒的山路将各个村子串了起来。在最西端,和山西平定接壤处,是汪里村。近两年,在这个交通闭塞,只有几百口人的小山村里,常常有外来人到村里寻访一位叫李春晖的农民,来访者在向村民打问时,还给他贴上了“书法家”的称号。<p>
<br />
</p>
<p>
李春晖是谁?李春晖是汪里村的农民,是来访者眼里的书法家,而他自认为自己仍是山野村夫,不学无术,只不过是有写字的爱好。
</p>
<p>
山村里的草根书法家
</p>
<p>
11日,记者赶到井陉县苍岩山镇汪里村时,已是中午时分,走在这个山村硬化的水泥路上,空荡荡的街道并无一人,村里遍地用石头建造的房屋圈舍让这个深山里的小山村显得有几分古朴的味道。
</p>
<p>
67岁的李春晖热情地把记者引进家里,在屋子中间摆上吃饭的矮脚桌,和记者拉起了家常。李春晖的老伴到厨房里,做起了午饭。
</p>
<p>
从李春晖口中得知,汪里村是个闭塞的小山村,村里多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李春晖家就是这样。女儿嫁出去了,儿子和儿媳在北京打工,把两个孩子留在了家里,由李春晖老两口在家照看。
</p>
<p>
李春晖的家十分简朴,老两口的住房已是百年老屋,老屋里摆放的桌子和衣柜、缝纫机、土炕等居家物件都是上世纪60年代的物件。门口的对联和屋里墙上挂的几幅毛笔字,给这个普通的农家院落增添了几分雅致。
</p>
<p>
那么,李春晖平时写字在哪写呢?李春晖用手一指土炕,“就在这写,把纸铺在炕上,下面放个垫子,咱们庄稼人,哪有专门写字的地方啊。”
</p>
<p>
唯有写字坚持了数十年
</p>
<p>
汪里村位于井陉县城西南方向约50公里,和山西平定县接壤,早前,这里就属于平定县管辖,由于更靠近井陉县,为了管理方便,1959年,汪里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被划分到了井陉县。
</p>
<p>
由于汪里村靠近山西,不少当地人都到山西做工,早年时,李春晖的父亲也在平定一家采石场做工,并结识了一位当地女子,也就是后来李春晖的母亲。李春晖出生后和母亲一直住在外婆家,直到8岁时,母亲去世,李春晖和父亲回到了汪里村。在这期间,李春晖的舅舅是个舞文弄墨的读书人,受舅舅的熏陶,李春晖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汉字的美。此后,舅舅不时地去汪里村看望幼年丧母的李春晖,并指导他写字。
</p>
<p>
就这样过了几年,李春晖读完了小学,又读了高小,在这几年里,又有两位老师对李春晖产生了影响。一位郭姓老师和一位吕姓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受到启蒙的李春晖不由自主地模仿两位老师写的字,看到李春晖对写字感兴趣,两位老师也愿意指导他。
</p>
<p>
在缺衣少吃的年代里,连笔和纸都买不到,李春晖就用树枝代笔在地上练习写字,又去河沟里找来光滑石板,用石笔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反复练习。经过少年时期的勤学苦练,李春晖练就了一手好字。
</p>
<p>
初中读了不到一个月,李春晖就辍学了,彼时的李春晖正值青春,年轻气盛,喜欢四处交游,辍学后,李春晖当过民办小学教师、当过生产队会计,也去平定下过煤窑,最后,还是回到了村里,安心种地,“我啥都喜欢,但啥都没干成。”
</p>
<p>
尽管李春晖称,自己年轻时对什么事都缺乏耐心,没有持之以恒地干下去,导致现在一事无成,但唯有写字这件事,李春晖坚持了下来。
</p>
<p>
书法需要博采众长,多看别人的作品,李春晖又是如何练习书法的呢?李春晖打开桌柜,里面塞满了各个名家的书法字帖。李春晖说,离他家不过百米远,有一寺庙,寺庙前的碑文写得十分不错,自己常常去观看。
</p>
<p>
一次挽联 让他意外成名
</p>
<p>
汪里村的村民都知道,李春晖会写字,并且写地还挺好看,村里的红白喜事、过年贴对联都由李春晖包揽。
</p>
<p>
多少年来,李春晖默默地为村民写着对联,日子波澜不惊。直到2012年,一次偶然的事件,让李春晖的人生际遇迎来了一次改变。
</p>
<p>
2012年的某日,村民李某在井陉县城工作,其母亲去世,按照惯例,李春晖写了一副挽联。当天,前来汪里为李某母亲吊唁的人比较多,并且有不少是县里的,有人发现挽联的字写得行云流水,感到十分惊讶,“这样闭塞的小山村还有人能写出这等好字?”便打问其姓名。事后,有人还特意把李春晖请到县城进行了现场书法展示。这之后,李春晖名声大噪,前来拜访求字的人多了起来。
</p>
<p>
前来求字的人络绎不绝,李春晖一下子成了名人了,面对这样的变化,李春晖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
</p>
<p>
李春晖说,自己就是个山野村夫,写字是自己的爱好,纯粹是自得其乐,怡情养性。自己原本以为,在这样一个闭塞的小山村里,自己字写得再好,也没人看,何况自己写的字境界也不高。
</p>
<p>
为此,只要是有人来求字,李春晖总是来者不拒,“咱就是一农民,这也不当吃不当喝的,人家能来,就说明是看得起咱。”
</p>
页:
[1]